对话张志安:新媒体时代记者不能减少去现场的冲动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庖丁解news”,
并“星标★”小牛哦!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对于媒体而言,抵达新闻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脱离实际就无法完成客观、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少记者依靠网络地图、监控摄像头、网友上传等方式获取信息素材。不采访也能写稿、不去现场也可以报道,成为不少记者工作的常态。
针对这一现象,中新社“庖丁解news”独家对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听听他的见解。
采访实录:
新技术是把双刃剑
首先我们要肯定对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用网友爆料也好、网络地图也好,或者各种数据库也好,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采访方式。因为它也可以获得一些外围的事实,甚至一些直接的行为事实,同时也可以对原有的事实加以验证。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不能去排斥新调研方法或新采访方法。
但我们始终要坚持一个重要原则:这些新技术手段的运用,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实和抵达真相,这是最关键的。在一些实际工作中,我们在使用新技术采访时并没有实现这样的目标。
例如,可能会有单一的消息来源未进行核实;或者我们因为没有抵达现场,对现场更复杂的事实情况无法掌握;因为没有直接找到相关当事人,我们的信源未必平衡,会出现所谓的新闻反转,或是新闻报道的表面化、肤浅化、碎片化。过于依赖新技术,会影响采访的质量、准确性以及走向深度的可能性。
这些是值得反思的。
抵达现场依旧重要
抵达现场永远都是记者最本质的冲动,去现场和不去现场有本质区别。
一个事件的现场不仅包括第一现场,比方说事件发生的物理空间;还包括第二现场——人际关系、行业状况、社会治理的逻辑等等。
但第一位首先是物理空间。现实空间发生的现场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线上或新技术手段,就使得我们减少了去现场的冲动,或者降低了去现场进行采访调查的能力和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既要见树木又要见森林
不管是现场的调查还是其他技术手段,都应服务于我们对事件背后问题的总体研究。
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我们对记者其实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所报道的事情是不是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个体不见全局”。
记者需要更多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对复杂社会发展的现实、对行业治理的逻辑等,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特别是要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一类或多类社会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如没有这样的能力,记者往往会一叶障目、不知泰山。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媒体人:机构改革方案亮相,这些名称别写错!
严肃新闻能玩梗么?